多模態心理行為分析審訊系統
作者:畢思特科技 來源:畢思特科技 瀏覽數:1548 發布時間:2020/12/8 14:15:45
第一章建設背景
1.1項目概述
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,既是提升執法能力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,也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、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。為加強對審訊實操的培訓,培養基礎理論扎實、實踐能力強、綜合素質高、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、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。
多模態心理行為分析審訊系統以健全執法程序、規范執法行為、防止執法過錯、減少執法爭議、提高執法質量為目標,針對審訊業務場景,進行定制化設計的多模態智能情緒分析系統。通過交互視頻對話,綜合微表情、微動作、聲強心率等多模態綜合智能分析能力,識別并快速捕獲異常狀態變化,提供實時告警及歷史回溯的智能輔助審判。提高基層審訊人員訊問技巧,提升基層辦案人員能力。利用前沿科技術手段輔助辦案人員辦案,提高辦案效率。采用結構化數據采集歸檔,為大數據挖掘,數據分析,數據應用提供數據支撐。
1.2行業痛點
1、審訊經驗積累耗時長,傳授方式單一
據統計,目前大量基層審訊人員,他們缺乏審訊經驗,只能靠有經驗的審訊人員單一地傳授和自己慢慢地積累。這樣效率太低,影響辦案。
2、較難突破被審人員靜默情況
很多慣犯面對審訊有著豐富的經驗,他們往往會選擇靜默。面對這種情況,即便有著豐富審案經驗的審訊人員往往也束手無策。
3、缺乏有效的數據積累過程,不利于大數據應用
目前國內還沒有在訊問過程中面對不同刺激下生物采集的系統,對此數據的缺失不利于后期大數據挖掘和利用。
4、專業審訊人才緊缺,難以有效的提高審訊技巧
傳統的培訓手段單一,沒有快速有效的手段來提高審訊人才的專業技巧。
5、審訊輔助手段單一,過于依賴主觀判斷
傳統審訊輔助手段較為單一,缺失科學的數據化支持,導致審訊過程較為依賴民警的主觀判斷,對審訊人員考驗較大。
6、案件復盤時視頻回放效率低
傳統審訊復盤時,只能完整查看歷史審訊視頻,無法快速獲取審訊異常點,導致案件復盤時視頻回放效率低下。
1.3設計依據
系統建設涉及的所有要求、施工、設備、材料和工藝均應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和信息產業部的規定,同時必須滿足有關要求。因此,整個系統建設遵循以下標準和規范:
《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、交換、控制技術要求》GB/T28181-2016
《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》GB 50395-2007
《訊問同步錄音錄像系統技術要求》 GA/T882-2014
《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系統分級保護技術要求》BMB17-2006
《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》 GB50394-2007
《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暫行規定》國保發[1998]1號
《信息技術 軟件生存周期過程》 GB/T 8566-2007
《安全防范工程系統通用圖形符號》 GA/T 74-2000
《數據中心設計規范》 GB 50174-2017
《以太網10Base-T標準》 IEEE802.3
《以太網100Base-T標準》 IEEE802.3u
《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》 GB 50168-2006
《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》 GA/T75-94
《安全防范工程技術標準》 GB 50348-2018
《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》 GB 50343-2012
《信息技術設備 安全第1部分:通用要求》 GB 4943.1-2011
《計算機通用規范 第1部分:臺式微型計算機》GB/T 9813.1-2016
《信息技術 手持式信息處理設備通用規范》GB/T 18220-2012
《軟件工程 軟件產品質量要求與評價(SQuaRE)SQuaRE指南》 GB/T 25000.1-2010
《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(IEC68)》
《關于進一步規范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處置工作的意見》中辦發〔2015〕7號
《全卷宗規范》DA/T 12-2012
《紙質檔案數字化規范》DA/T 31-2017
《電子檔案管理基本術語》DA/T 58-2014
《檔案密集架智能管理系統技術要求》DA/T 65-2017
《錄音錄像檔案數字化規范》DA/T 62-2017